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3-27
在共同犯罪中,对于犯罪数额的确定方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有些人认为应根据分赃金额来定罪处罚,而有些人认为应根据参与犯罪的金额来定罪处罚。对于共同犯罪数额的具体认定标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首先,应该区分主犯和从犯对待。对于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即主犯,应根据犯罪总额来认定其罪行。例如,对于贪污犯集团或盗窃犯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根据共同贪污或盗窃的犯罪总额来认定其罪行。首要分子在集团中担任预谋和组织领导的角色,因此对于他们计划范围内的数额应负全部责任。在确定是否为首要分子时,预谋的认定尤为重要。即使只参与了共同犯罪的预谋,没有直接参与贪污或盗窃行为,但是集团的所有犯罪活动都包括在首要分子参与制定的犯罪计划之中,并由他们组织实施。他们在犯罪中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因此根据犯罪总额来认定共同犯罪的首要分子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犯罪集团中的某些成员在首要分子制定计划后,自己单独进行贪污、盗窃或其他经济犯罪,这部分犯罪数额不能归咎于首要分子,首要分子只需对自己所知道和计划的部分负责。
根据《刑法》第26条第(3)、(4)款对主犯处罚的规定,不能推导出对从犯和胁从犯犯罪金额的确定方法。对于从犯和胁从犯来说,其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和危害结果与主犯一致,犯罪金额也是一致的。对于一般共同犯罪中参与组织和指挥的主犯,应根据其参与的共同犯罪总额来认定其罪行。在共同经济犯罪中,主犯发挥了主要作用,通过自己的犯罪行为影响了从犯,可以说主犯对整个犯罪承担了责任。因此,将所有数额作为主犯的犯罪数额是合理的。
对于一般犯罪中从犯的犯罪数额的确定,应以定罪数额为前提,适当参考其个人所得赃款数额是科学合理的。由于从犯在共同犯罪中不起主要作用,完全是在主犯的领导下进行,其社会危害性比主犯要小得多,因此他们承担的刑事责任也应比主犯小。而这种“作用”通常通过“数额”来表现,因此考察其所得数额是合理的。如果以犯罪总额来认定,那么在实施犯罪的场合下直接参与的数额会小于或等于共同犯罪总额,而在帮助犯的场合下,间接参与相当于总数额,这两种场合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在确定从犯犯罪数额的问题上,应全面综合考虑定罪数额和个人所得赃款数额。
共同犯罪退赃数额的认定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