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8-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并没有盗墓未遂罪这一罪名。然而,对于未能成功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认定为犯罪未遂。在盗掘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的情况下,只要存在盗掘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实施。对于犯罪未遂者,法律允许比照已经成功实施的犯罪行为从轻或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的规定,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的行为被认定为犯罪。对于盗掘行为,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措施。情节较轻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盗掘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或古墓葬,或者属于盗掘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或者盗掘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的同时还盗窃珍贵文物或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也属于犯罪行为,并适用前述盗掘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的处罚规定。
犯罪未遂可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两种情况。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实施犯罪。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干扰,导致行为人不敢或不能继续完成犯罪行为,从而未能成功实施犯罪。
根据主客观情况的不同,犯罪未遂又可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在犯罪时,根据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具备成功实施的可能性,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干扰而未能成功实施犯罪。不能犯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行为对象等方面的原因,犯罪行为本身就不具备成功实施的客观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