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规定能否成为刑事立案标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法律知识

县级规定能否成为刑事立案标准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1-03

 
179404
关于刑事立案标准是犯罪人收到刑法处罚的前提,只有符合立案标准的案件才能受到处罚。那么,县级规定能否成为刑事立案标准,此类法律关系的处理该怎么办?关于“县级规定能否成为刑事立案标准”这个法律问题,相信是很多网友们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县级规定能否成为刑事立案标准”的内容,希望接下来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县级规定是否能作为刑事立案标准

根据法律专业术语,县级规定不能作为刑事立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只有法律可以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则不能。法律只能由国家主权事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诉讼和仲裁制度、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来设定。

因此,根据法律专业术语,县级规定不能作为刑事立案标准。

刑事立案的标准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在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就会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然后予以立案。

根据以上规定,刑事立案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条:

1、有犯罪事实

这意味着已经受理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这个犯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并且已经有证据证明,而不是毫无根据的。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根据法律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犯罪行为仅仅构成了犯罪,但根据法律不应该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就不应该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

如前所述,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该管辖的案件一定要管,而不管的案件一定不应该管。如果管辖超出了法定范围,那就是越权。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专业术语,只要案件符合以上三个标准,不论对方是谁,即使是与自己没有见过面的人,都不能影响立案。

不予立案的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立案材料属于以下六种情况之一的,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不予立案: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这意味着案件的情节非常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不被认为构成犯罪。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这意味着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这意味着根据特赦令,对犯罪嫌疑人免除了刑罚。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这意味着对于依照刑法规定只有在告诉后才能处理的犯罪,如果没有告诉或者告诉已经被撤回,就不应该立案。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这意味着根据其他法律规定,对某些情况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网络暴力立案标准怎么认定
  2. 购买鉴定售假如何处罚
  3. 哄抬物价刑事立案标准
  4. 不予立案标准是什么
  5. 检察机关管辖案件立案标准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个人声明书范本怎么写
  2. 非法开采行政处罚立案标准
  3. 房屋被强拆了上诉有时效期吗
  4. 侵权纠纷起诉后多久立案
  5.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是不是20年
  6. 土地被征用行政诉讼时效是几年
  7. 老年人提起诉讼交纳不起诉讼可以免交吗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