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3-12-17
反担保抵押的认定取决于所涉及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可以认定为质押。
质押和抵押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转移担保财产的占有。
抵押并未转移对抵押物的占有,抵押物仍由抵押人负责保管;而质押改变了质押物的占有形态,由质权人负责对质押物进行保管。一般情况下,抵押物毁损或价值减少由抵押人承担责任,质押物毁损或价值减少由质押权人承担责任。
债权人对抵押物不具有直接处置权,需要与抵押人协商或通过起诉由法院判决后完成抵押物的处置。
而对质押物的处置则不需要经过协商或法院判决,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质权人就可以处置。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其占有的财产优先受偿。其中,债务人或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或权利为质物。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一定财产作为清偿债务的担保法律行为。提供抵押财产的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为抵押人,所提供的财产称为抵押物,债权人则为抵押权人。抵押权人在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有权依法以抵押物折价或以抵押物的变卖价款优先受偿。抵押物可以是动产或不动产,但法律禁止流通或禁止强制执行的财产不得作为抵押物。
担保合同的当事人因担保方式及担保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由债务人自己充当担保人的抵押、质押、定金担保中,担保合同的当事人与主合同当事人发生竞合,均为债权人与债务人。
而在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充当担保人的保证、抵押、质押担保中,债权人、债务人(被担保人)、担保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由主合同、委托合同、担保合同三种既有紧密联系又相区别的合同来维系。
其中担保合同的当事人为债权人与担保人,而债务人尽管与债权人之间有主合同关系、与担保人之间有委托合同关系,并且也要受到担保合同的效力作用,但却不是担保合同的当事人。在有关当事人未另外订立担保合同、委托合同,而只在主合同中订明有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