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罪立案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法律知识

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罪立案标准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3-11-27

 
17935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是具有财产权利的,侵犯他人财产权利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罪立案有什么标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罪的立案标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一个人故意毁坏他人财产,造成他人财产损失达到5000以上,就可以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进行立案侦查。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根据《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财物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公民财产权的内容

公民财产权包括的两大类权利

公民财产权包括物权与债权两大类。

物权的具体内容

物权具有排他的效力、优先的效力与追及的效力。物权包括所有权与限制物权。限制物权又分为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前者包括地上权、地役权(从前还有永佃权与典权),都存在于土地(不动产)之上;后者包括抵押权、质权(质押权)、留置权,存在于动产、不动产与某些权利之上。此外还有矿业权、渔业权等。我国农村现有的承包经营权是否属于物权,尚在讨论中。在物权法中还有物权取得权,如物权性的先买权、买回权,我国截止2014年还没有。

债权的具体内容

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而得到生活上的利益的权利;债权与物权的差异在于其对人性(相对性)、不具排他性(平等性)、债权的可移转性不如物权。债权方面不存在物权法定主义而存在合同自由,因而债权很难分类,更无法列举。一般也不对债权加以分类。债权有一些附属的权利。例如因合同而发生的债权的主要内容是债权人的给付请求权,但债权人还享有一些其他权利,如合同解除权、终止权、撤销权、选择权等。有学者将这些权利集合名为“财产的形成权”,作为与物权债权并行的一类。不过这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不宜将之另为一类。债权也可以包括一些由其转化形成的权利,如损害赔偿请求权。
延伸阅读
  1. 破坏停车场栏杆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2. 损坏他人财物2000元怎么处理
  3. 民事赔偿案件的处理时长是多久?
  4. 砸汽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立案标准
  5.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法律定义及解释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变更抚养权是否能够进行特别代理
  2. 如何追回已过诉讼时效的工程款
  3. 哪些情况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4. 如何申请诉讼保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送达人下落不明或无法送达的情况下的公告送达
  6. 哪些情形可以起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7. 刑事案件办案流程是什么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