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罪立案标准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1-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是具有财产权利的,侵犯他人财产权利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罪立案有什么标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罪的立案标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一个人故意毁坏他人财产,造成他人财产损失达到5000以上,就可以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进行立案侦查。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根据《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财物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公民财产权的内容
公民财产权包括的两大类权利
公民财产权包括物权与债权两大类。
物权的具体内容
物权具有排他的效力、优先的效力与追及的效力。物权包括所有权与限制物权。限制物权又分为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前者包括地上权、地役权(从前还有永佃权与典权),都存在于土地(不动产)之上;后者包括抵押权、质权(质押权)、留置权,存在于动产、不动产与某些权利之上。此外还有矿业权、渔业权等。我国农村现有的承包经营权是否属于物权,尚在讨论中。在物权法中还有物权取得权,如物权性的先买权、买回权,我国截止2014年还没有。
债权的具体内容
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而得到生活上的利益的权利;债权与物权的差异在于其对人性(相对性)、不具排他性(平等性)、债权的可移转性不如物权。债权方面不存在物权法定主义而存在合同自由,因而债权很难分类,更无法列举。一般也不对债权加以分类。债权有一些附属的权利。例如因合同而发生的债权的主要内容是债权人的给付请求权,但债权人还享有一些其他权利,如合同解除权、终止权、撤销权、选择权等。有学者将这些权利集合名为“财产的形成权”,作为与物权债权并行的一类。不过这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不宜将之另为一类。债权也可以包括一些由其转化形成的权利,如损害赔偿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