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3-10-22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并超过3个月未归还;
2.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并用于营利活动;
3.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并用于非法活动。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而言,若涉嫌贪污罪,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若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死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言,若涉嫌职务侵占罪,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将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若在案发前足额退回,可从轻处罚。
挪用资金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具体地说,挪用资金罪包含以下两种行为:
1.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归还。
这种行为是较轻的挪用行为。其构成特征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主管、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使用。此行为未用于从事不正当的经济活动,且挪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且用于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
这种行为没有挪用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以及超过三个月是否退还的限制,只要数额较大,且用于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就构成犯罪。所谓“营利活动”主要指进行经商、投资、购买股票或债券等活动。所谓“非法活动”指将挪用的资金用于走私、赌博等活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