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立案期限是多久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8-09
现实社会中如果有违法犯罪的事情发生公安机关是会进行立案调查的,法律是讲究公平公正的。但是很多人有一个问题不是很清楚,那就是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立案期限是多久?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的立案期限
立案期限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的立案期限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立案流程及期限
正规的流程是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如果决定不予立案,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然而,实际情况中存在一些不正规的情况。如果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内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
立案的条件
犯罪事实的存在
立案的首要条件是存在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即有犯罪事实。这意味着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符合刑法的规定,只有犯罪行为才能立案。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就不能立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如果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行为,也不应立案。立案时只需要发现某种危害社会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即可,对于整个犯罪过程、具体情节和犯罪人的身份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来解决。此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来证明犯罪事实确实发生,包括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的行为。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的另一个条件是依法需要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发生时,才有必要立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不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侦查的构成
侦查的主体
侦查是由具有特定主体资格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活动,这种特定的主体资格由法律来规定和认可。在我国,只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具有进行侦查的权力,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无权行使侦查权。
侦查的对象
侦查只能针对刑事犯罪案件进行,没有刑事案件就没有侦查活动。刑事犯罪案件是指除了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犯罪案件以外的所有刑事案件。
侦查的中介
侦查中介是指连接侦查主体和侦查对象的侦查行为,包括各种侦查措施、手段和方式,包括公开和秘密的手段,以及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侦查的手段和方式与一般的调查工作有原则性区别。
侦查的依据
侦查是一项必须依法进行的查破刑事案件的诉讼活动。侦查中采取的侦查措施有的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有的是侦查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精神制定的。无论采取何种侦查措施或进行何种侦查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不能自作主张或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