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被一方占有诉讼时效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遗产被一方占有诉讼时效吗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29

 
17905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遗产是被继承人死亡后遗留下的财产,遗产继承是经常产生纠纷的,产生纠纷后可以向法院起诉的,那么遗产被一方占有诉讼时效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遗产被一方占有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其他继承人对遗产被一方占有并有异议的情况下,可以在遗产被占有后的2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第八条的规定,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计算起始日期为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但是,如果超过二十年自继承开始之日起,将不得再提起诉讼。

遗产继承的分配原则

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的均等分配

根据法定继承的一般原则,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所谓的"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的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基本相同且条件相近。"均等分配遗产"指的是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不均等分配

根据法律的规定,特殊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该给予照顾。

只有同时满足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两个条件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才能得到适当的照顾。所谓生活有特殊困难指的是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而不是与其他继承人相比生活质量较差。适当的照顾意味着在分割遗产时,一般以继承人分得的遗产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准。如果被继承人遗留的遗产特别多,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就可以保证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的生活,就不需要额外照顾。

2. 对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

这体现了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指的是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一般比那些不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的继承人承担更多的扶养义务。因此,法律规定可以对其进行多分遗产。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却不照顾被继承人或不履行扶养义务,不仅不能多分遗产,反而应该少分遗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是可以多分遗产而不是必须多分遗产,没有强制性。

3. 对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履行扶养义务的,应该不分或少分遗产。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纠纷能否多次诉讼
  2. 个人债务被起诉会连累配偶吗
  3. 逾期金额超多少会被起诉
  4. 劳动仲裁输了可以打几年
  5. 欠条两年后还能起诉吗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个人声明书范本怎么写
  2. 被打成轻伤起诉有效期是多久
  3. 房屋被强拆了上诉有时效期吗
  4. 侵权纠纷起诉后多久立案
  5. 案由不同合并审理是怎么样的
  6. 网购纠纷法院起诉书样本
  7. 抢夺罪诉讼时效为多少年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