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15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资产公司购买不良资产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在此期间内,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应依照其规定执行。诉讼时效的计算起始日为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然而,如果距离权利受到损害之日已经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但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时效。
此外,《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可以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不良资产的收购属于债权转移,因此需要满足一系列法律要求。收购双方应签订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并按照法律规定通知债务人。根据《合同法》,债权人转让债权时无需经过债务人同意,只需履行通知义务,即告知债务人无需继续向原债权人履行义务,而应向新债权人履行相应义务。
在进行不良资产收购前,应对债务人的资信、经营现状、工商登记变更以及涉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这样可以评估所要收购的债权(即不良资产)的最终可实现性。
受让人应审查不良资产上是否存在向原债权人以外的其他人设立的抵押权或其他担保物权。如果未经审查,对于已设定担保权利的不良资产,受让人可能因担保物权的优先实现而无法完全获得财产权利。
受让人应根据调查结果与转让人就资产价格进行谈判,并确定合理的价格。受让人可以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欲受让的不良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以全面了解资产的实际价值,避免在与转让人谈判时做出不合理的结论。
在收购不良资产时,应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时效一般不超过3年。因此,受让人在收购不良资产时应了解目标债权的时效情况。如果债权已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受让人将无法实现权利。
拟处置标的可以是一户债权,也可以是几户债权的组合。资产管理公司通常根据资产特点主动组合并招商,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客户需求确定处置标的。如果没有人提出购买意向,这些资产一般会被暂时搁置。确定处置标的后,大多数项目需要进行处置公示,即在报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网站上公示。
除了损失类债权或能够回收本金的债权外,其他债权基本上都需要进行评估。对于不愿配合评估或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企业,还需要请律师进行财产调查;对于法律关系复杂的债权,也需要请律师提供意见。
评估结果是债权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资产管理公司在评估结果出来后,与投资者商定交易价格和交易结构。但通常情况下,评估和谈判是同步进行的。
资产管理公司项目组编写处置方案并进行报批。参与审批的人员不得参与项目处置。一些项目办事处有权批复,而较大的损失项目还需要报总公司批复。
获得批复后,选择拍卖行,由拍卖行发布拍卖公告并组织拍卖。当然,有些项目可以通过协议转让,不需要进行拍卖程序。有些项目可能采用招标形式,而其他项目则采用竞价。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公开拍卖是首选,协议转让的情况很少。
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协议版本,进行签约和付款。
在付清款项后,资产管理公司将移交借款合同、催收通知和抵押权证等资料,并通知债务人和担保人债权已转让,要求其向购买方履行还款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