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11-10

 
178935
现在是法治社会,法律是指南针,也是尺子,它为我们设定行为准则,也为我们明确行为方向,在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今,你是否也对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是什么有疑问呢?下面就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吧!

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时起算。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始于权利人知晓或应当知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点。然而,如何确定权利人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具体时刻呢?在司法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确认方法:1. 对于未确定清偿期的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提出请求的时间起算;而对于确定了清偿期的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清偿期限届满的时候起算。2. 对于附有停止条件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条件实现的时候起算。因为在条件实现之前,权利人的权利仍然是不可行使的期待权。3. 对于损害赔偿请求权,需要根据请求权产生的事实性质来确定诉讼时效期间: - 对于因债务不履行而产生的债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不履行的时间起算。 - 对于因人身伤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168条的规定,如果伤害明显可见,诉讼时效期间从受伤害之日起算;如果伤害当时未被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 对于其他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晓或应当知晓其权利受损害以及侵害人身份的时间起算。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最长容忍期限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如果诉讼时效期间超过20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类似的规定也存在于继承法等其他法律中,即将最长容忍期间的起算点设定为权利被侵害之时,完全将时效期间客观化,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状态。
延伸阅读
  1. 房屋没有安置是否有诉讼时效
  2. 劳动争议过了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3. 房屋面积纠纷法律时效几年
  4. 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规定
  5. 《产品质量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检察机关内部立案监督的案件管辖范围及主体对象
  2. 行政裁定适用的范围
  3. 使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扩写原文,润色成一篇新文章
  4.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5. 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6. 打官司的程序及诉讼费用交纳
  7. 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吗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