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1-10
现在是法治社会,法律是指南针,也是尺子,它为我们设定行为准则,也为我们明确行为方向,在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今,你是否也对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是什么有疑问呢?下面就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吧!
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时起算。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始于权利人知晓或应当知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点。然而,如何确定权利人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具体时刻呢?在司法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确认方法:1. 对于未确定清偿期的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提出请求的时间起算;而对于确定了清偿期的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清偿期限届满的时候起算。2. 对于附有停止条件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条件实现的时候起算。因为在条件实现之前,权利人的权利仍然是不可行使的期待权。3. 对于损害赔偿请求权,需要根据请求权产生的事实性质来确定诉讼时效期间: - 对于因债务不履行而产生的债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不履行的时间起算。 - 对于因人身伤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168条的规定,如果伤害明显可见,诉讼时效期间从受伤害之日起算;如果伤害当时未被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 对于其他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晓或应当知晓其权利受损害以及侵害人身份的时间起算。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最长容忍期限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如果诉讼时效期间超过20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类似的规定也存在于继承法等其他法律中,即将最长容忍期间的起算点设定为权利被侵害之时,完全将时效期间客观化,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