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是怎么限定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是怎么限定的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5-01-23

 
178545
【违约损害赔偿】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定

范围的确定是合同法的重要课题

合同法中的范围确定问题与当事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我国采用违约损害赔偿的完全赔偿原则,并以“应当预见规则”对其进行限定。此外,法条和学说还提供了其他限定赔偿范围的手段。然而,由于精神损害的特殊性,完全赔偿原则在确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金额时无法适用。为了平衡当事人的利益,法官在确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时应受以下规则的约束,将精神损害赔偿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1、应当预见规则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违约方所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得超过其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这一规则同样适用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应当预见规则实际上是确定违约行为与精神损害后果之间的“法律因果关系”的规则,它表征的是一种价值判断,任务是要判定在何种程度上使违约方负责。它是限制债务人责任范围的最主要的手段,具有重大的价值。

2、损益相抵规则

损益相抵规则是指在赔偿权利人基于同一赔偿原因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则。损益相抵的要件包括:损害赔偿之债的成立、受害人受有利益以及损害事实与利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损益相抵规则同样适用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如果受害人原本应支出因损害事故而免于支出的费用,或者原本无法获得因损害事故而获得的利益,法官在确定慰抚金数额时可以酌情将其扣除。然而,在此类案件中,损益相抵规则的作用相对较小,因为法官拥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3、过失相抵规则

过失相抵是指在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过程中,权利人也存在过失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减轻加害人的赔偿金额或者免除其赔偿责任。虽然违约责任在归责上已改为严格责任,但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过失相抵规则在合同法上仍然适用。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的行为助成了对方的违约,法官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裁量权减轻或免除违约方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1. 人身权受到侵害时,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2. 违约损害赔偿的定义和责任
  3. 产品质量责任竞合分类
  4. 工伤事故无法获得赔偿?如何应对
  5. 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有什么条件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出租屋失火的处罚依据消防法
  2.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3. 阿里首诉造假店: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4. 家人被私闯民宅怎么处罚
  5.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6. 盗窃公私财物怎么处罚
  7. 维修出租屋受伤房东需要承担责任吗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