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还原物是否属于侵权责任纠纷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01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因不当得利取得的利益,受损人可以要求得利人返还财物,财物是要原物返还的,如果不能返还的要折价赔偿,那么返还原物是不是属于侵权责任纠纷?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返还原物的法律责任纠纷
侵权责任法的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返还财物是侵权责任承担的一种方式。因返还原物而引发的纠纷,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进行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这些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侵权行为的特征
1. 事实行为
侵权行为是一种单方实施的事实行为。它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发生的,并且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并不是当事人所预期的。因此,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2. 民事违法行为
侵权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违法性体现在违反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实质上,侵权行为就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
3. 加害于他人的行为
侵权行为的对象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它侵害的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物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利,一般不包括债权。除民事权利以外的其他合法利益也属于侵权行为法保护的范围。
4. 侵权责任的根据
侵权行为是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据。侵权行为是一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这种法律后果就是侵害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最新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生效
从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始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可以要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然而,以下情形除外:
- 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 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 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并且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那么得利人不需要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