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劳务一方侵权责任如何承担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27
在我国,劳动关系中遵循无过错责任原则,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合同法》以及《工伤保险条例》都已经明确规定了,而对雇佣关系中雇员提供劳务一方侵权应当怎么承担责任?《侵权责任法》也有相关规定,手心律师网小编今天整理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务提供方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一、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当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时,雇主对雇员因工受伤承担过错责任。这是基于雇员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存在自身过错导致人身损害的情况下,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为了防止利益失衡,提供劳务一方(即雇员)的过失不能完全抵消接受劳务一方(即雇主)的过失,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提供劳务一方故意自杀或自伤行为,否则接受劳务一方不能免责。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情况下,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根据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在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劳务派遣单位存在过错,将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根据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时,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而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身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个人劳务责任的构成条件
个人劳务责任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 接受劳务一方与提供劳务一方之间必须存在特定关系。构成个人劳务责任,首先必须在责任人和行为人之间具有劳动关系。(二) 接受劳务一方必须处于特定地位。在替代责任中,替代责任人都必须处于一定的特定地位之中。这种特定地位指的是替代责任人在其与加害人之间的特定关系中所处的支配性地位。这决定了替代责任人对加害人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的义务的产生。(三) 提供劳务一方在造成第三人损害时应处于特定状态。在替代责任中,加害人处于特定状态是必要条件。提供劳务一方在造成损害时是在执行雇佣活动行为。因此,提供劳务者的侵权责任是指在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时,提供劳务者因劳务活动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下,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