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不兑付是否可以报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法律知识

理财不兑付是否可以报警

点击数:85 更新时间:2023-12-17

 
176195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自己财富的增长,会进行一些投资理财,有些人会购买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或者找专业的投资机构代为投资理财,希望财富能有所增长,那么理财不兑付可不可以报警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理财不兑付是否可以报警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理财不兑付能否报警取决于是否涉及到诈骗。如果存在诈骗情形,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除非本法另有规定,否则将依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

非法集资罪与一般诈骗罪有何区别

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罪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 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非法集资罪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诈骗罪,因此它既具有一般诈骗罪的共性,也具有一般诈骗罪所不具有的特殊性。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 犯罪的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而诈骗罪的对象是特定的个人或单位,行为人针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实施诈骗行为并获取其钱财。
  2. 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被骗人交付财物可以是为了投资获利或购买某物。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是被包容的法条,因此对以诈骗方法骗取集资的行为,应当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当犯罪分子的行为触犯的是集资诈骗罪时,将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1.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2. 鸡鸭鹅合作养殖被骗的钱怎么要回来
  3. 合同到期对方未履行合同且联系不上怎么办
  4. 诈骗100元会受到治安处罚吗
  5. 二房东跑了报警有用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3. 赡养纠纷管辖规定
  4. 危险货物车辆未配备押运员的法律处罚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