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3-21
1. 当事人在起诉或上诉时,应提交书面申请。
2. 当事人需要提供足以证明其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申请缓交诉讼费用:
1. 追索社会保险金、经济补偿金的当事人。
2. 受害人请求赔偿的海上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当事人。
3. 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当事人。
4. 其他确实需要缓交的情形。
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在起诉或上诉时,提交书面申请。
2. 提供足以证明其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3. 如果是因生活困难或追索基本生活费用而申请免交或减交诉讼费用,还需提供符合当地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的证明。
4. 如果人民法院不批准当事人的司法救助申请,应向当事人书面说明理由。
以下几种情形特别需要注意负担诉讼费的问题:
1. 当事人请求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按责任比例负担。
2.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协商负担。
3. 撤诉案件,原告负担,但费用减半收取;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负担。
4. 申请执行费和执行实际支出的费用由被申请人负担。
5. 第二审案件和再审案件的诉讼费用负担分别为:
(1) 经上诉且维持原判的案件,上诉人负担,双方上诉的情况下,由双方负担。
(2) 上诉后撤诉的案件,上诉人负担。
(3) 二审改判的案件,除按一审负担原则负担后,还需相应调整一审诉讼费用的负担。
(4)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协商负担两审诉讼费用。
(5) 经人民法院再审或提审的案件,如果认为原审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并依法进行改判的,诉讼费用一并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