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先予执行的条件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法律知识

土地先予执行的条件是怎样的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7-30

 
174913
先予执行包括的方面还是比较多的,我们需要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申请先予执行申请的,先予执行之后法院不一定会裁定先予执行,那么土地先予执行的条件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土地先予执行的条件

一、当事人提出申请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6、107条规定,土地先予执行是一种因当事人生产、生活急需而采取的措施。只有当事人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才能裁定先予执行。

二、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裁定土地先予执行必须以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为前提。所谓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明确的。而且如果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

三、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被申请人必须具备履行土地义务的能力。如果被申请人无法履行义务,比如破产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财物,人民法院不能裁定土地先予执行。

四、申请书的递交和审查

申请土地先予执行的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请书,如果书写有困难,也可以口头申请。人民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先予执行条件和适用范围的裁定先予执行,不符合条件和范围的驳回申请。

五、复议和执行回转

当事人对土地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可以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如果复议撤销先予执行裁定,应执行回转,将已执行的土地返还给被申请人。

六、适用范围

土地先予执行适用于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以及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 第一类案件是指申请人依赖被申请人供养的情况,如生活费或医疗费用。如果不先予执行,申请人会陷入困境。- 第二类案件是指申请人应得的工资、劳务报酬等,申请人依靠这些收入维持生活和供养家属。如果不及时给付,会影响申请人及其家属的生活需要。- 第三类案件是指申请人在生产经营上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情况。如果拖延到判决之后才给付,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产经营,造成更大的损失。
延伸阅读
  1. 申请先予执行的含义
  2. 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
  3. 先予执行申请的证据要求
  4. 有关诉讼仲裁的基本法律知识(二)
  5. 申请先予执行的裁定时间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协议离婚男方离婚后不履行抚养费的解决办法
  2.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
  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
  4. 法人和执行董事的区别
  5. 钱亮的问题: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6. 保险公司拖欠理赔费用一年可起诉利息吗
  7. 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