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2-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其中包括查封、扣押和冻结等,以保护申请人的权益。质押物作为一种财产,同样可以被查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明确规定了财产保全的方式,其中包括查封。一旦人民法院对质押物进行查封,被保全财产的人必须立即被通知。此外,已经被查封的财产不得再次被查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可以对抵押物、质押物和留置物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是,这并不影响抵押权人、质权人和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根据不同情况,质押合同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如果质押的是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人和质权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并在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从登记之日起生效。
一旦股票被出质,就不能再进行转让,除非经过出质人和质权人协商同意。如果出质人转让股票并获得价款,他必须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按照质权人与第三方约定的方式提存。
对于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进行质押的情况,适用公司法有关股份转让的规定。质押合同从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是出质人将质物转移占有给质押权人。在股票质押中,由于股份全部托管于证券登记公司,所以双方需办理出质登记,并获得登记机关出具的书面证明,方可视为质押合同生效。如果未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仅仅是成立而非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