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的财产有哪些范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措施法律知识

强制执行的财产有哪些范围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10-28

 
174547
现实社会,很多时候法院在审理案件是有可能实施强制执行手续的,是为了案件更好的进展。但是对于强制执行的财产有哪些范围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强制执行的财产范围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强制执行的财产一般是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被执行人在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应当向法院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如果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的规定,被执行人在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还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但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对于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的情况,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二、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

(1) 审查立案

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审查该申请执行是否合法适当,有关法律文书是否齐备,内容是否明确,被执行人是否有执行能力等等。

(2) 通知履行

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3) 准备强制执行

在准备强制执行时,人民法院应填写行政强制执行证,确定强制执行的计划和方案。如果需要协助执行,应书面通知有义务协助的单位和个人。

(4) 实行强制执行

在实行强制执行时,人民法院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根据。执行结束后,应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的机关。
延伸阅读
  1. 公司股权质押期间法院是不是可以冻结
  2. 个人与公司债务是否构成失信行为
  3. 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需要支付赔偿费用?
  4.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的利与弊是什么
  5. 工伤赔偿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多长时间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可以冻结账号的法律依据
  2. 法院是否会主动促进执行和解
  3. 刑事案件扣押物品依据什么法律
  4. 被告人无力赔偿如何处理
  5.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终身吗
  6. 民事赔偿不赔能怎样
  7. 关于股权质押法院是否可以冻结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