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5-02-12
骨折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伤害,指的是在事故发生时,受害人的骨头部分或全部断裂,通常需要及时正确处理,否则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后果。本文将讨论与骨折伤赔偿相关的问题。
在受伤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后,通过固定等措施,骨折部位通常可以愈合。在此期间,会产生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费用。如果骨折达到《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规定的伤残标准,受害人可以根据伤残等级要求伤残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受伤者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费、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受伤者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误工费是指因事故伤害导致受害人无法正常工作而产生的损失。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非伤残案件的误工时间由医院证明确定,伤残案件的误工时间计算到定残前一日。
护理费根据护理骨折的人员收入状况、人数和护理时间确定。如果受害人没有收入或者由护工护理,可以参照当地职业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数原则上为1人,护理时间一般以医疗单位的意见为准。
骨折通常需要加强营养,因此,赔偿中通常包括营养费。营养费的标准根据受害人的伤残情况和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骨折可能导致残疾,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4肋以上的骨折即可构成10级伤残。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计算20年。
除此之外,其他赔偿项目如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交通事故诉讼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等。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例如,事故中的车辆上的撞击痕迹、道路上的制动拖印和划痕等都属于物证。
书证是指能够证明交通事故相关情况的文字材料,通过其记载的内容来证明。例如,驾驶员的驾驶证、提货单、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和有关信件等都属于书证。
证人证言是指目击交通事故发生情况的证人向公安机关陈述的相关情况。证人证言是交通事故处理中最常用和重要的证据之一。
当事人陈述指当事人叙述自己在事故发生时的经过,申辩自己是否有责任以及为自己辩护等。
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交通事故中的专门技术问题进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提出书面结论意见。鉴定结论对于鉴别物证、书证的真伪和性质,确定证人证言、陈述的证明效力,以及认定当事人和事故车辆等具有重要作用。
勘验检查笔录是交通事故处理人员对交通、车辆、人员等进行检查后记录的各种记录。这些记录是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记录了调查、检查过程、方法和结果。
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磁盘等能够证明交通事故事实的资料。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现在利用交通电视监控系统和交通违章自动监测视频回传系统,记录下路面交通视频图像信息,为交通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认定提供了详实、客观的第一手证据,避免了因无法确切掌握事故经过而导致的事故责任认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