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1-10
为了公正及时地处理人事争议,保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单位和个人依法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根据本规定,设立人事仲裁公正厅和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分别负责处理人事争议。
根据本规定,人事仲裁公正厅负责处理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人事争议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事争议。
当事人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按被申请人数递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相关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以及证据和证人的信息。
仲裁庭在处理人事争议案件时应先行调解,协助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达成协议,仲裁庭将制作调解书,明确仲裁请求和协议的结果。
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仲裁庭将及时进行仲裁。
仲裁庭应当在裁决作出后5日内制作裁决书,并将裁决书送达当事人,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效力。
发生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必须被当事人执行。
当事人对裁决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1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
在仲裁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干扰仲裁活动、拒绝提供证据、提供虚假情况或对仲裁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仲裁委员会可以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仲裁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敲诈勒索、滥用职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将受到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人事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按照规定交纳仲裁费。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