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2-0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车混行道路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的划分主要根据以下情况进行:
如果是行人被撞,一般情况下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具体责任的承担仍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果是机动车与机动车相撞,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责任的承担。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的发生和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责任的承担。
具体规定如下:
如果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的,该当事人需承担全部责任。
如果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两方或多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的,根据各方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如果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不承担责任。
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他方不承担责任。
即使对方不签字,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仍然有效。
如果对方对责任认定有异议,可以在三天内提出复核申请。如果在三天内未提出复核申请,将视为放弃,事故认定书仍然有效。如果对方既不提出复核申请,又不进行善后协商,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办案民警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然后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有权在一定期限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