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一致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全国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一致吗

点击数:47 更新时间:2024-08-06

 
168819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每一次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说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有人员损伤,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以及伤残鉴定来决定赔偿标准,那么全国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一致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全国范围内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的统一

自2017年1月1日起,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这意味着,交通事故案件、故意伤害案件、雇员损害等所有人身损害致伤的鉴定标准都将统一适用该标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工伤仍然适用工伤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内容

一、伤残级别鉴定

伤残级别的鉴定是计算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等赔偿项目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需要委托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才能准确计算赔偿款。伤残级别从轻到重分为10级到1级,鉴定结果直接影响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具体金额。

二、后续治疗费鉴定

后续治疗费主要指受害人需要进行的治疗或康复所需费用。在进行伤残级别鉴定时,可以一并提出委托鉴定后续治疗费的请求。后续治疗费的索赔依据通常有三种:医疗证明、鉴定结论或实际发生的治疗费用。为减轻受害人负担,可在实际发生前申请鉴定并一次性索要赔偿。

三、护理级别鉴定

护理级别鉴定适用于受害人出院后仍不能自理,或伤残级别确定后需要依赖他人协助生活的情况。护理级别直接影响护理费的数额,而出院后的护理费一般根据护理级别进行计算。护理级别分为一、二、三、四级,与伤残级别相同,级别数字越低,赔偿数额越高。

四、误工时间鉴定

误工时间仅指受害人的误工时间,不包括其近亲属。需要对误工时间进行鉴定的情况是,受害人受伤后接受治疗至痊愈所需的休养时间。对于没有伤残级别的受害人,鉴定结果按照法律规定计算误工费至定残日前一天。在实践中,没有伤残级别的受害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为依据。如果医院未出具证明,或受害人认为医院的证明与实际情况不符,可以委托鉴定机构对误工时间进行鉴定。误工费的数额直接受误工时间鉴定结果的影响。

延伸阅读
  1.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2. 什么时候可以进行伤残评定
  3.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和要求
  4.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5. 交通事故中的人员伤残鉴定及认可

交通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程序及标准
  2.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书的法律效力
  3. 残疾等级的鉴定依据及法律规定
  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相关规定解答如下:
  5. 申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注意事项
  6. 我国人身伤害伤残鉴定的种类
  7. 机动车事故鉴定程序及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中的同等责任划分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