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后签订的免责协议有效吗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2-1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一方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的,如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等,那么合同违约后签订的免责协议有没有效力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合同违约后签订的免责协议的效力问题
一、免责协议的有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违约属于法定的违约情形。如果在违约后签订的免责协议中排除了一方的权利,该免责协议将被视为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如果格式条款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或者具有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情形,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合同违约赔偿的方式
合同违约赔偿的方式根据当事人是否有约定违约金而有所不同,可以分为约定赔偿和法定赔偿两种情形。1、约定赔偿: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了违约产生的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或向对方支付一定的金钱。约定赔偿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赔偿条款,也可以在合同成立后达成赔偿协议。由于在合同订立时往往难以确定损失的具体范围,因此当事人通常只能约定赔偿的计算方法,而不宜约定一个固定的赔偿数额。赔偿可以以金钱货币形式确定,也可以采用非金钱方式确定。2、法定赔偿: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计算赔偿额进行赔偿。这里所说的法律既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也包括其他与合同违约赔偿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将导致格式条款的无效: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2.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限制对方的主要权利;3.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排除对方的主要权利。根据新的民法典规定,格式条款在上述情形下将被视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