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7-17
黄某与某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万元。为了提供担保,黄某与赵某签订了一份抵押合同,将赵某的房产作为抵押物。根据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199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到期后,黄某未经赵某同意,与银行签订了一份展期协议,将借款期限延期3个月。然而,赵某对该展期协议并未认可。展期到期后,银行将黄某告上法庭,要求其归还借款本息,并要求赵某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人们对于黄某应归还借款本息的责任没有争议,但对赵某的抵押责任是否应予免除,存在不同意见。
根据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合同内容的实质性变更会导致合同关系的改变。在本案中,黄某与银行签订的展期协议将原借款合同的履行期限延长了3个月,这被视为对原借款合同实质性的变更。因此,黄某与银行之间形成了新的法律关系,原借期为1年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消灭。由于抵押合同是主合同的附属合同,主合同消灭,则从合同也随之消灭。根据担保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债权消灭,抵押权也消灭,因此赵某的抵押责任应予以免除。
根据担保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抵押权与担保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抵押权也消灭。在本案中,银行的债权并没有因展期而消灭,也没有形成新的债权。因此,赵某的抵押责任不能免除,抵押权将随着债权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债权的消灭而消灭。担保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只适用于保证合同,对抵押合同并不适用。
上述两种意见的分歧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
根据实际社会生活的情况,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变更主合同是常见的。根据合同变更的内容对主合同的影响,可以将其分为实质性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在本案中,展期只是对借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作了变动,并未引起原合同法律关系的消灭或产生新的债权。因此,第一种意见的观点难以成立。
根据担保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抵押权与担保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抵押权也消灭。抵押权并非随着债权的存在而永远存在,而是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抵押权在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可以行使,之后将失去行使抵押权的权利。因此,第二种意见的观点也难以成立。
担保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只要主合同发生变更未经保证人同意,保证人就可以免除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于主合同履行期限的变更,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仍为原合同约定的期间。同样地,对于抵押合同,未经抵押人书面同意的主合同变更,抵押人仍需在原合同约定的期间内承担抵押责任。因此,第三种意见的观点也难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