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会导致合同无效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法律知识

虚假宣传会导致合同无效吗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1-21

 
166988
虚假宣传是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企业进行虚假宣传的,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造成消费者作出误判,从而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那么虚假宣传会不会导致合同无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虚假宣传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如果是因虚假宣传而签订的,且虚假宣传涉及欺骗行为,误导了合同签订者,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以下情形之一存在时,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虚假宣传的赔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对于商家虚假宣传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1. 若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按照其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 若商家虚假宣传的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按照法律另有规定的虚假宣传赔偿标准执行。

最新资讯:民法典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将被认定为有效:

  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若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延伸阅读
  1. 合同欺诈的法律特征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3. 合同签署形式及有效性
  4. 被高利贷所迫写下的借款凭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5. 非法经营是否可解除承包合同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为什么做生意时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2. 开发商违约交房的情况下的法律应对措施
  3. 判决生效后是否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
  4.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5. 未成年人刷礼物是否能追回?
  6. 诉讼过程中合同是否应履行
  7.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