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4 更新时间:2023-12-20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
当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合同失去意义,可以通过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关系。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即债务人拒绝履行,可以视为毁约。此种情况下,债务人需有过错、拒绝行为违法且有履行能力。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如果特定合同在法律中规定了特别的解除条件,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合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导致租赁房屋无法使用,承租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如果租赁房屋被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承租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如果租赁房屋的权属存在争议,承租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如果租赁房屋违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规关于房屋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承租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