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亮点解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义务法律知识

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亮点解读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6-18

 
165902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有哪些亮点呢?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亮点解读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条例应重视老年人生活质量,不仅关注医疗需求

为了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提高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很多人认为保障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是最重要的,但这种观念是有待商榷的。老年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保健、医护和养老护理五个方面,医疗护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比于医疗护理,养老护理显然更为重要。此外,未来的医学将更加注重预防医学而非治疗医学。根据调查研究,许多老年人对药物、抗生素甚至手术的需求并不高,这表明许多老年人的所谓医疗需求是过度医疗的产物。因此,这次条例的颁布应该引导社会纠正“老有医即安”的错误观念,确保养老护理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条例应梳理相关制度并注重养老护理保险制度

条例草案中提到了“老年照料需求评估制度”、“社区养老服务”、“长期护理保险”等内容,这是老年人相关立法领域的重要进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制度之间的关系。在先进国家的养老服务中,养老护理在老年人护理中的比重接近90%。因此,为了确保高质量和可持续性,有必要引入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在以保险制度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应将“老年照料需求评估制度”作为保险缴费和支出的金额计算标准,“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等应作为保险制度的服务对象和支出对象。只有对相关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精确定位,才能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叠加和协同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

条例应重视养老护理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人员存在“四低”现象,即学历和素质较低、正规化水平较低、薪酬待遇较低、社会地位较低。而老年人具有“四高”的特点,即学历较高、精神和文化层面护理需求较高、对养老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护理难度和强度较高。然而,近年来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人员构成没有改善,人员储备严重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养老护理人员的技能教育仍然是社会培训而不是正规的学历职业教育,培训时间较短。相比之下,一些国家的养老护理人员的技能养成是正规职业教育,学成后需要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才能上岗。因此,条例应明确规定,在一定的过渡期后,任何新上岗的养老护理人员必须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并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学历证书。为了确保这一制度的良好推行,还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例如《执业养老护理师法》。通过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的正规化,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将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养老护理这一职业的吸引力。

延伸阅读
  1. 老年人交纳诉讼费用有困难的可以缓、减或免交
  2. 单位要给满50岁的女职员买养老保险吗
  3. 共同盗窃罪的量刑标准及判决因素分析
  4. 对于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吗
  5. 老年人事受哪些医疗照顾?

赡养热门知识

  1. 父母都有退休金能扣除赡养老人费吗
  2. 老人住院女儿该掏钱吗
  3. 请求给付赡养费需满足什么条件
  4. 养老协议包含什么内容
  5. 叔侄赡养协议书怎么写
  6. 入赘赡养协议怎么写
  7. 老人赡养费标准
赡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