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26
根据《老年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老年人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的帮助包括:
1. 通过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28条)。
2. 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29条)。
3. 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30条)。
4.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的老年人提供供养或救助,如“五保”、“低保”和困难补助(31条第2款)。
5. 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如发放养老金、高龄补贴和计划生育扶助金等(33条)。
社会的帮助包括:
1. 鼓励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个人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如发放困难补助金(35条)。
2. 负有抚养义务的组织或个人按照遗赠扶养协议享受遗赠后,承担老年人生养死葬的义务(36条第二款)。
根据新《老年法》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规定,老年人享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其中主要内容包括:
1. 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服务(37条)。
2. 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如老人协会活动室、日照站、康复中心等,并逐步加大投入,鼓励单位和个人增加投入(38条第二款、第三款)。
3. 鼓励邻里间和志愿者关心、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倡导老年人互助服务(38条第二款、第三款)。
4. 兴办养老机构,明确了兴办条件、人才培养、保险和土地使用等规定(43条)。
5. 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门诊、体检、保健等服务(46条)。
6. 公共交通、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客运应为老年人提供优待和照顾(57条)。
7. 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应对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58条)。
8. 农村老年人不承担兴办公益事业的筹劳义务(59条)。
根据《老年法》第65条至第71条的规定,老年人享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具体内容包括:
1. 国家和社会应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65条)。
2. 老年人可以通过老年人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66条)。
3. 国家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鼓励老年人从事教育、文化传授、咨询服务、科技开发和应用、经营和生产活动、志愿服务、兴办公益事业以及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和协助调解民间纠纷等社会活动(68条)。
4. 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71条)。
5. 老年人参加劳动的合法收入归老年人自己,受法律保护(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