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9-16
法定继承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遗嘱继承是指根据被继承人在生前所立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进行的继承。法定继承是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顺序进行的,而遗嘱继承是根据财产所有人生前的意愿进行的。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是根据所有法定继承人的情况和赡养扶养情况来确定的;而遗嘱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是财产所有人在遗嘱中确定的。
遗嘱继承人必须是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但法定继承人不一定都是遗嘱继承人。在遗嘱继承中,根据财产所有人的生前意愿,遗嘱继承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中的若干人。具体哪些法定继承人能够继承遗产,要取决于遗嘱的内容。
我国实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则。也就是说,对于公民个人遗产的继承,如果财产所有权人在生前立有遗嘱,只要该遗嘱是合法有效的,必须按照遗嘱继承,而不能按照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遗嘱继承又称为“指定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与法定继承相对。遗嘱继承人是根据遗嘱的指定享有遗嘱继承权的人,而被继承人在生前设立遗嘱的称为遗嘱人或立遗嘱人。
根据《继承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民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此外,公民还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