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优先分配法律依据是什么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5-0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是具有财产权利的,公民合法取得的财产受法律保护,公民有权处理个人合法的财产,那么财产优先分配法律依据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财产优先分配法律依据
一、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财产优先分配权的法律规定是比较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8条的规定,多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分别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时,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情况下,按照执行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如果多个债权人的债权种类不同,根据所有权和担保物权而享有的债权优先于金钱债权受偿。对于有多个担保物权的情况,按照各担保物权成立的先后顺序清偿。当一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时,执行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情况下,按照各债权比例受偿。
二、具体分配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91条的规定,对参与被执行人财产的具体分配,应当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冻结的法院主持进行。如果首先查封、扣押、冻结的法院所采取的执行措施是为了执行财产保全裁定,具体分配应当在该院案件审理终结后进行。根据第92条的规定,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时,应当向其原申请执行法院提交参与分配申请书,写明参与分配的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该执行法院应将参与分配申请书转交给主持分配的法院,并说明执行情况。根据第93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参加参与分配程序,主张优先受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