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严重威胁我国出口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1-14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
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开始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显现出重要作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热潮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关系也日益明显。有些国家将环境因素作为贸易保护的武器,以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为原则,用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限制进口,设置贸易壁垒,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导致一些出口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这种非关税的贸易保护策略构成了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国际环境公约、WTO协议中的环境条款、绿色标志制度等,虽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可能成为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的来源。
绿色贸易壁垒对鞋企出口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取代了传统的关税措施来限制进口,由此因环境保护引起的贸易摩擦和纠纷此起彼伏。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绿色贸易壁垒俨然成为了这条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有增无减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严重威胁着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进程。在鞋企出口中,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了以下影响:
1. 鞋企的出口市场相对缩小
近年来,我国鞋企受到WEEE、ROHS、EUP、REACH等“禁令”的严重影响。对于制鞋原料重金属镍、铬、镉等含量是否超标的安全性能检测,以及对电阻值、耐电压、阻燃性等的化学性能检测是我国鞋企相对较弱的项目。由于这些项目涉及到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许多进口国以不合理的理由制定苛刻的条件限制出口,导致出口量锐减,出口市场相对缩小。
2. 鞋企的出口生产成本提高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鞋企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包括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招聘相关专业人才,支付大量的检验评估费用,改进符合国际标准的包装,争取国外绿色标志等。这些措施直接增加了出口的生产成本,同样的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丧失了价格优势,制约了鞋企出口贸易的发展。
3. 鞋企与他国的贸易摩擦增多
尽管存在各种国际标准规定,但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各国环保标准存在差异性,从而引发国际贸易的摩擦。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鞋企将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不可避免地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绿色贸易壁垒,进而引发与他国的贸易摩擦,这也影响了我国鞋企出口的发展。
突破绿色壁垒实现转型
解决鞋企困境的关键
要解决鞋企的困境,就必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并积极创建自主品牌。通过不断完善和成熟,以优良的品质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度,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建立自主品牌是未来鞋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鞋企不应只廉价地出卖资源和劳动力,来获得微薄的收益,而是要运用自己的资源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并在国际市场上树立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