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3 更新时间:2024-05-27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规定,内地居民结婚时,男女双方需共同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若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或内地居民与香港、澳门、台湾居民以及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同样需要前往内地居民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需提供以下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 本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
(二) 本人签字声明,证明自己无配偶,并且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
一般情况下,需前往立案大厅,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将予以立案。若双方不在同一地居住,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需前往男方所在地提起诉讼。在提出离婚诉讼申请时,需要提供以下证件:
(1) 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书(一式三份)。
(2) 户口本。
(3) 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
(4) 结婚证。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立案庭将发出立案通知书,并要求缴纳诉讼费(50元)。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向被告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指定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原告到庭参诉。
5、双方到庭后,法院进行调解(这是必经程序)。调解的结果有三种:
(1) 经调解后,双方愿意维持婚姻的,原告撤回起诉,婚姻继续有效。
(2) 经调解后,被告同意原告的离婚请求,并对子女及财产问题作出处理的,原告撤回起诉,双方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3) 经调解后,原告仍坚持要求离婚而被告不同意,或双方对子女及财产问题的处理存在争议,法院将进行审理判决。
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