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股权激励的法律陷阱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员工股权激励的法律陷阱是什么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4-16

 
161608
现在大家都经常听见股权激励制度,但是许多人不了解什么是员工股权激励制度?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员工股权激励的法律陷阱的相关知识,为您分析,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员工股权激励的法律风险

1. 原始股东股权稀释风险

股权激励方案可能导致公司原始股东的股权减少或稀释,这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控制关系产生影响。如果股权激励导致创始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稀释过大,可能会导致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从而对公司的上市主体资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确定股权激励比例时,应考虑公司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并为未来可能的融资进一步稀释留出空间。

2. 股权纠纷的法律风险

一旦股权激励对象成为公司新的股东,可能会与创始股东在公司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上产生分歧。此外,他们还可能在享受公司股权升值带来的收益后,违反股权激励计划中的锁定期规定或其他相关承诺,擅自离职等。上述情况都存在导致股权纠纷的风险。

3. 员工辞职退出争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只能在两种情况下约定违约金: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限,如果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支付的培训费用;二是如果劳动者违反与用人单位达成的竞业限制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还特别规定,除了上述两种情形之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然而,在实施股权激励时,通常会要求员工签署承诺函,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职,否则需向公司支付违约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这样的操作是不被支持的,因此可能引发各种争议。

延伸阅读
  1. 股权激励锁定期有多久时间
  2. 股权激励无偿是否交税
  3. 从公司离职期权保留吗
  4. 股权激励有融资功能吗
  5. 股权激励计划需要载明哪些事项

公司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司认缴期限前可以注销吗
  2. 控股公司法人是否变更
  3. 新公司法股权变更的规定
  4. 各国的股利政策都有哪些
  5. 新旧公司法修改内容对比
  6. 全国人大常委通过《资产评估法》,将于下月开始正式实施
  7. 怎么强制取消法人代表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