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转让合同纠纷怎样补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股权转让法律知识

股份转让合同纠纷怎样补偿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3-08

 
160877
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的行为并不少见,同时这一过程中也很容易引起纠纷。那么,股份转让合同纠纷怎样补偿?对于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股份转让合同纠纷的补偿规定

转让方的义务

一旦转让方正式通知公司办理股权变更手续,除非股权转让合同有特殊约定,转让方在合同中的基本义务就已经履行完毕。转让方无法控制公司及其他股东采取的行动。如果受让方不能正常取得股东身份或行使股东权利,且转让方没有过错,转让方不应该承受不利后果或承担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承认股权转让合同的约束力,不支持受让方因上述原因解除合同的要求。

公司未履行法定义务的后果

如果公司怠于或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导致受让方不能正常取得股东身份或行使股东权利,受让方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获得适当的救济。在这种情况下,股权受让方可以起诉公司,要求法院判令公司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排除对股东行使权利的妨碍。法院可以支持受让方的主张。

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要件

影响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问题

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已签定股权转让合同但未办理公司变更登记或工商变更登记的情况。然而,未办理公司变更登记或已办理公司变更登记但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是否会影响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部分法院将办理公司变更登记或工商变更登记作为股权转让合同生效的要件,将未办理公司变更登记或工商变更登记的股权转让合同视为无效合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混淆了债权行为和物权变动行为,违背了当事人契约自由的原则。

合同生效的规定

合同是当事人合意的结果,是契约自由原则的体现。只要当事人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合同即成立。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然而,有两种例外情况:

(1) 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或期限届至时生效。

(2)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经过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合同,在批准、登记时生效。

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36条的规定,股权转让应当将股东记载于股东名册。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31条的规定,股权额转让应当到工商登记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公司变更登记实际上是股权取得的行为,而工商变更登记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司的行政管理。虽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并未规定办理该手续后股权转让合同才生效。因此,公司变更登记和工商变更登记并非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要件。

延伸阅读
  1. 股票质押与股权质押的本质相同
  2. 股权转让协议
  3. 股权质押与股权变更的法律关系
  4. 股权转让协议
  5. 股权转让协议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2. 股权转让协议
  3. 股权转让未支付款项的诉讼时效
  4. 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5.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6. 有限公司的债务与个人的关系
  7. 股权转让协议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餐饮股份转让合作联营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股份转让合作协议范本
  3. 私人公司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4.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