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罪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注册资本法律知识

抽逃出资罪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1-02

 
160765
每一个公司在创业开始之前都是需要到工商部门进行备案的也需要进行出资,再出之后就可以开始正常经营,但是有的情况可能发起人会抽逃出资,这种情况所涉及到的特征是如何规定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抽逃出资罪的法律特征

一、客体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客体是侵犯了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为了稳定公司的注册资本及其正常运作,国家特地通过公司法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方式、额度、转移出资或抽回股本的原则作了规范性规定,以实现国家对各类公司的监督管理。公司股东或发起人虚假出资,会导致公司的注册资本大大低于其登记注册的资本,甚至使公司成为在事实上没有权利能力或责任能力的空壳子公司。而擅自抽逃公司出资或股本的行为,实质上是对其他股东的擅自单方解约,这种行为会导致注册资本的减少,并可能导致公司因难以正常运营而终止。由于公司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商事主体,因此公司的注册资本、股本及其设立与终止是否稳定对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易秩序极为重要。因此,本罪的被害人除了公司的其他股东、发起人外,还包括受到欺诈的公司的债权人以及与公司发生经济往来的公司的客户单位、用户单位、合作单位等。

二、客观要件

抽逃出资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主体是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而股东是指公司的出资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发起人应当5人以上,发起人中必须过半数的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股东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国家或外商投资者,但当国家成为股东时,应通过授权投资的部门或机构进行。

四、主观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故意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对于由于某种过失造成虚假出资的情况,不应作为犯罪处理。

延伸阅读
  1. 公司破产股东的责任
  2. 公司债务责任的界定
  3. 股东抽逃出资时债权人能否要求全体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4. 公司债务责任的界定
  5. 认缴制下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股权质押需经其他股东同意吗
  2. 土地开发股权转让的合法性
  3.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4. 公司法增资手续的法律程序
  5. 财产清查的法律方法
  6.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7. 公司股权变更怎么办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