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10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并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此外,根据侵权行为和遭受的损失,企业还可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
第一,非法干涉企业名称设定权。企业在设定自身名称时,享有独立的设定权。只要企业名称符合真实性原则且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二,非法干涉企业变更名称权。企业有权依法变更名称,只要不违反设立企业名称的相关禁止性规定且不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三,非法干涉企业使用名称权。这包括两种情形:
1、非法使用他人企业名称。企业名称权是一种独占使用权,除非得到权利人许可,其他企业不得使用该名称,否则构成侵权。非法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包括冒用和盗用。冒用是指冒充他人企业名称谋取非法利益,而盗用是指未经许可擅自以他人企业名称进行营利活动,给权利人造成不利益。此外,故意将自己的企业名称与他人的企业名称相混同,给企业名称权利人造成实际损失也属于非法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侵权行为。
2、不使用他人企业名称。当企业名称部分或全部转让后,受让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期限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未按约定使用的行为同样构成侵犯他人企业名称权的行为。
第四,非法干涉企业转让名称权。企业名称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具有可转让性。根据《企业名称管理规定》第23条的规定,企业名称只能一并转让给一户企业,并需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并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转让后,转让方不得继续使用已转让的企业名称。因此,企业名称转让受到法律保护,他人不得非法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