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8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号权是指商人对其商号所拥有的权利,包括商号使用权和商号专用权。商号权的主体是依法取得商事主体资格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因此,个人不能成为商标权纠纷的主体。
企业在使用印章、银行账户、牌匾和信笺上的名称时,应与其在登记注册时使用的企业名称相同。从事商业、公共饮食、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可以适当简化其名称牌匾,但必须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
任何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者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的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被侵权人因此遭受的损失。同时,登记主管机关还可以没收侵权人非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所有营业主体,无论是法人、合伙人还是个体工商户,在开业登记时都必须办理商号登记。商号一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后,即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未经核准登记的商号不得使用。
在法定范围内,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就同一经营行业申请相同或相似的商号,登记主管机关会核准先申请的商号。
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24条第5款的规定,商号登记实行分级管理,具体核定和监督由相关部门负责。分级核定与管理是指在核定和管理商号时,冠以何级行政区划名称,由何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和管理。
营业主体的营业名称应当只使用一个商号名称。为防止欺诈和便于管理,我国法律规定,一个营业主体只能使用一个商号名称。特殊情况下,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使用两个名称的,其资金不得重复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