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股东签名能否构成刑事责任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5-1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履行出资责任后对公司享有一定的权利,而有些人会伪造股东的签名做一些非法的事情,那么伪造股东签名能不能构成刑事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伪造股东签名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如果某人伪造股东的签名并实施欺诈活动,且欺诈金额较大,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如何辨识发起人虚假出资
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发起人构成虚假出资的情况,通常应满足以下条件:
- 虚假出资的主体应为公司的发起人。
- 发起人在虚假出资时应具有主观故意。如果发起人由于过失导致出资不足或未出资,一般不应认定为虚假出资,只需发起人及时补足出资。
- 发起人实际进行了虚假出资的行为,例如未向公司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所有权等。
- 虚假出资侵犯的客体是公司的资本制度、设立制度及相关秩序。
虚假出资的常见情形如下:
- 使用无实际现金或高于实际现金的虚假银行进账单、对账单来骗取验资报告,以获得公司登记。
- 使用虚假的实物投资手续来骗取验资报告,以获得公司登记。
- 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但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 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值。
- 单位股东在设立公司时,为了通过验资,将款项短期转入公司账户后立即转出,公司未实际使用该款项进行经营。
- 未对投入的净资产进行审计,仅根据投资者提供的会计报表来高估资产、少记负债进行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