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3-27
为了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顺利实施,制定本条例。
依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中国的法人,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资企业,应当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家鼓励、允许、限制或者禁止设立合资企业的行业,按照国家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
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企业,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审查批准。批准后,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给批准证书。
申请设立合资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批准:
在中国法律、法规和合资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合资企业有权自主地进行经营管理。各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合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
合资各方对合资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合资者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外国合资者出资的外币,按缴款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或者套算成约定的外币。
中国合资者出资的人民币现金,需要折算成外币的,按缴款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
董事会是合资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资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
董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董事名额的分配由合资各方参照出资比例协商确定。
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由董事长负责召集并主持。董事长不能召集时,由董事长委托副董事长或者其他董事负责召集并主持董事会会议。经1/3以上董事提议,可以由董事长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
董事长是合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不能履行职责时,应当授权副董事长或者其他董事代表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设经营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经营管理机构设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若干人。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
总经理执行董事会会议的各项决议,组织领导合资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总经理对外代表合资企业,对内任免下属人员,行使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总经理、副总经理由合资企业董事会聘请,可以由中国公民担任,也可以由外国公民担任。
合资企业需要在国外和港澳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时,应当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
引进技术是指合资企业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从第三者或者合资者获得所需要的技术。
合资企业引进的技术应当是适用的、先进的,使其产品在国内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或者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
在订立技术转让协议时,必须维护合资企业独立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利,并参照本条例的规定,要求技术输出方提供有关的资料。
合资企业订立的技术转让协议,应当报审批机构批准。
合营企业在使用场地时,必须遵守节约用地原则。合营企业需要使用场地时,应向所在地市(县)级土地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查批准后,通过签订合同取得场地使用权。合同应明确规定场地面积、地点、用途、合同期限、场地使用费、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违约罚则等内容。
如果中国合营者已经拥有合营企业所需的场地使用权,可以将其作为对合营企业的出资。其作价金额应与取得同类场地使用权所需缴纳的使用费相同。
场地使用费标准应根据场地的用途、地理环境条件、征地拆迁安置费用和合营企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土地主管部门备案。
从事农业、畜牧业的合营企业,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可以按照合营企业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向土地主管部门缴纳场地使用费。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从事开发性项目的,经所在地人民政府同意,可以给予特别优惠。
场地使用费在开始用地的5年内不得调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供需情况和地理环境条件的变化需要调整时,调整的间隔期应不少于3年。中国合营者投资的场地使用费在合同期限内不得调整。
合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用地时间从开始时起按年缴纳场地使用费。第一年用地时间超过半年的按半年计算,不足半年的免缴。在合同期内,如有调整,应按新的费用标准缴纳。
合营企业有权自行决定在中国购买或者向国外购买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配套件、运输工具和办公用品等物资。
合营企业需要在中国购置的办公、生活用品,按需购买,不受限制。
中国政府鼓励合营企业向国际市场销售其产品。
合营企业有权自行出口其产品,也可以委托外国合营者的销售机构或中国的外贸公司代销或经销。
合营企业在合营合同规定的经营范围内,进口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燃料,需要领取进口许可证的,按规定编制计划并申领。外国合营者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或其他物料,可以凭批准文件直接办理进口许可证进口。超出合营合同规定范围进口的物资,需要领取进口许可证的,应另行申领。
合营企业在国内购买物资的价格以及支付水、电、气、热、货物运输、劳务、工程设计、咨询、广告等服务的费用,享受与国内其他企业同等待遇。
合营企业与中国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往来,按照法律规定和双方订立的合同承担经济责任,解决合同争议。
合营企业应按照法律规定缴纳各种税款。
合营企业的职工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合营企业进口作为外国合营者出资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以及按照规定需要领取进口许可证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可以根据中国税法的规定减免或免税。
合营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中国限制出口的以外,根据中国税法的规定可以减免或免税。
合营企业的一切外汇事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合营企业凭营业执照,在境内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并由开户银行监督收付。
合营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地区的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应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局批准,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局报告收付情况和提供银行对账单。
合营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其年度资产负债表和年度利润表,应通过合营企业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局。
合营企业可以向境内金融机构申请外汇贷款和人民币贷款,也可以按照规定从国外或港澳地区的银行借入外汇资金,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局办理登记或备案手续。
合营企业的外籍职工和港澳职工的工资和其他正当收益,在依法纳税后,经扣除在中国境内的花费后,剩余部分可以按照规定购汇汇出。
合营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制度应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合营企业的情况制定,并报当地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备案。
合营企业设总会计师,协助总经理负责财务会计工作。必要时,可以设副总会计师。
合营企业设审计师(小的企业可以不设),负责审查、稽核财务收支和会计账目,并向董事会、总经理提出报告。
合营企业的会计年度采用日历年制,自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合营企业的会计采用国际通用的权责发生制和借贷记账法记账。所有凭证、账簿、报表必须用中文书写,也可以同时用合营各方商定的一种外文书写。
合营企业原则上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经合营各方商定,也可以采用某一种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合营企业的账目,除按记账本位币记录外,对于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款项以及债权债务、收益和费用等,与记账本位币不一致时,还应按实际收付的货币记账。以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合营企业,其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合营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分配原则如下:提取储备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企业发展基金,提取比例由董事会确定;储备基金除用于垫补合营企业亏损外,经批准机构批准也可以用于本企业增加资本,扩大生产;按照规定提取三项基金后的可分配利润,由董事会确定分配,应按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以前年度的亏损未弥补前不得分配利润。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利润分配。
合营企业应向合营各方、当地税务机关和财政部门报送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
合营企业的出资证明书、年度会计报表以及清算会计报表等文件、证件、报表,应由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和出具证明,方为有效。
合营企业职工的招收、招聘、辞退、辞职、工资、福利、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等事宜,按照国家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规定办理。
合营企业应加强对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合营企业的工资、奖励制度必须符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正副总经理、正副总工程师、正副总会计师、审计师等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由董事会决定。
合营企业职工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
合营企业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有权代表职工同合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监督合同的执行。
合营企业工会的基本任务是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物质利益,协助合营企业安排和合理使用福利、奖励基金,组织职工学习和开展文艺、体育活动,教育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努力完成企业的各项经济任务。
合营企业董事会会议讨论重大事项时,工会的代表有权列席会议,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董事会会议研究决定涉及职工奖惩、工资制度、生活福利、劳动保护和保险等问题时,工会的代表有权列席会议,董事会应听取工会的意见,取得工会的合作。
合营企业应积极支持工会的工作。合营企业应为工会组织提供必要的房屋和设备,用于办公、会议、举办职工集体福利、文化、体育事业。合营企业每月按企业职工实际工资总额的2%拨交工会经费,由工会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有关工会经费管理办法使用。
合营企业的合营期限按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期限暂行规定》执行。
合营企业在以下情况下解散:合营期限届满;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无力继续经营;合营一方不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致使企业无法继续经营;因不可抗力遭受严重损失,无法继续经营;合营企业未达到经营目的,同时又无发展前途;合营企业合同、章程所规定的其他解散原因已经出现。
解散情况发生时,由董事会提出解散申请书,报审批机构批准。在合营一方不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的情况下,履行合同的一方可以提出解散申请,报审批机构批准。
解散后,合营企业应成立清算委员会,负责清算事宜。清算委员会的成员一般应由合营企业的董事中选任,如有必要,可以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律师担任。审批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派人进行监督。清算费用和清算委员会成员的酬劳应从合营企业现存财产中优先支付。
清算委员会的任务是对合营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提出财产作价和计算依据,制定清算方案,提请董事会会议通过后执行。清算期间,清算委员会代表合营企业起诉和应诉。
合营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营企业解散时,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为清算所得,应依法缴纳所得税。
清算工作结束后,清算委员会提出清算结束报告,提请董事会会议通过后,报告审批机构,并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合营企业解散后,各项账册及文件应由原中国合营者保存。
合营各方在解释或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时发生争议的,应尽量通过友好协商或调解解决。经协商或调解无效的,可以提请仲裁或司法解决。
合营各方根据有关仲裁的书面协议,可以在中国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也可以在其他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合营各方之间没有有关仲裁的书面协议的,任何一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解决争议期间,合营各方应继续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其他条款。
根据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合营企业的外籍职工和港澳职工(包括其家属)若需要频繁出入中国国境,中国主管签证机关可以简化手续,并提供方便。
根据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合营企业的中国职工若因工作需要进行出国(境)考察、洽谈业务、学习或接受培训,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出国(境)手续。
根据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合营企业的外籍职工和港澳职工可以携带必需的交通工具和办公用品,并按照中国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纳税。
根据第一百零四条规定,设立在经济特区的合营企业若有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应遵循这些规定。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