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方式取得的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程序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11
如果是有价值的农村土地,承包者也可以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进行拍卖,通过拍卖的方式来转手自己目前在承包的农村土地。但是,拍卖方式取得的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程序是怎么样呢?手心律师网带你深入了解相关的知识。
拍卖方式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办理程序
一、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实行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所需的程序如下:
二、申请书填写和初审
1. 承包方在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填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申请书,并提交给承包土地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2. 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发包方和承包方的资格、发包程序、承包期限、承包地用途等进行初审,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申请书上签署初审意见。
三、申请材料审核
1. 承包方持乡(镇)人民政府初审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申请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登记申请进行审核。3. 如果申请材料符合规定,将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 如果申请材料不符合规定,将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
四、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根据规定,承包方首先要填写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申请书,并经过乡镇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初审之后,再向县级以上的政府申请。经审查合格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同级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每一个环节中所需要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承包人将被告知将所需要的材料补齐,再进行下一步。相对家庭承包,实行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土地的,承包人需要自己准备相关的材料,并去主动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方式
一、基于民事行为的取得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可以基于民事行为,包括创设取得和移转取得两种情况: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创设取得主要是指通过订立承包经营合同,承包人与发包人达成协议并取得承包经营权。这包括家庭承包和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的承包。无论是哪种方式,承包合同的签订是必要的,合同成立后,承包方即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并进行登记,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移转取得是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受让人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依法从承包人手中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的流转,但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转让,并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非基于民事行为的取得方式
非基于民事行为的取得方式主要涉及继承问题。根据继承法第3条的规定,承包经营权并未被明确列入遗产范围,因此在我国民法学界对于承包经营权是否可继承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农村土地承包法承认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可以继承,并有限度地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1. 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人死亡后,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2. 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设立的承包经营权,在承包人死亡后,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