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2-12
2012年8月3日,原告与被告签订了一份名为《工程承包协议书》的合同,约定被告将外墙保温工程(以下简称涉案工程)承包给原告进行施工。2013年6月9日,涉案工程施工完毕,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并同意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2014年10月2日,原、被告双方签订了一份《工程结算单》,对原告所施工工程的内容、工程量、单价、工程价款、挂靠费和税费的承担、管辖法院、违约责任、保全费、担保费、担保手续费、律师代理费、诉讼费、邮递费进行了约定。由于被告未按照《工程结算单》约定的内容和期限支付工程款,原告根据《工程结算单》的约定,要求被告支付工程款并赔偿。
被告在答辩期间认为,双方于2014年10月2日签订的《工程结算单》是在原告的逼迫下达成的,其内容显失公平,既不是被告的真实意思表示,也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故要求法院依法撤销《工程结算单》。经法院审理,判决原告部分诉讼请求成立,被告反诉请求不予支持。
在本案诉讼过程中,被告行使撤销权必须以反诉的形式提出,仅以抗辩的形式提出不构成撤销权的行使。
1. 撤销权是形成之诉,与一般给付之诉的性质不同
一般的给付之诉进行抗辩可以将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抵销,而作为形成之诉的撤销权的行使必然要对整个合同进行撤销,使整个合同回复到原来状态。这一点往往会产生超越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裁决的状态。例如,原告只起诉部分未履行的货款,但合同被撤销了,就需要处理合同无效的财产相互返还,根据过错大小进行损失的分担等等。这突破了诉讼请求的范围,也违反了抗辩只能在诉讼请求范围进行抵销的规则。
2. 从反诉和抗辩的内涵、性质着手,从根本上理清二者的关系
在民商事审判实践中,对于案件诉讼中的反诉与抗辩的关系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为了正确区分抗辩与反诉,需要弄清抗辩与反诉的概念及区别所在。
反诉是在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向原告提出的一种独立的特殊之诉。反诉是诉中之诉,是被告在本诉程序中提起的,向法院提出特定的权利主张进行裁判的行为,用以对抗或并吞原告的诉讼请求。反诉具有独立性,但又是相对的,依赖于本诉的提起。
抗辩权是针对请求权提出的一种防御方法。被告通过主张与对方的主张事实所不同的事实或法律关系,以排斥对方所主张的事实的行为。抗辩权的主要目的是排斥、延缓或阻碍对方权利,而非事实。抗辩权根据法律依据的不同,可分为程序法上的抗辩权与实体法上的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