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让方未按合同提供土地使用权的怎么办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2-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土地出让方出让土地的,要与受让人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土地出让合同要载明的内容是比较多的,那么出让方未按合同提供土地使用权的要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出让方未按合同提供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处理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土地出让方应提供土地使用权
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土地出让方在合同中应按照约定提供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如果出让方未按合同规定提供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有权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违约赔偿。
土地使用权划拨与出让的区别
1. 取得的代价不同
以划拨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无需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属于无偿取得。但如果该土地在划拨前存在拆迁、安置等情况,则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应承担补偿安置费用。以出让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需要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 使用年限不同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一般没有使用年限限制。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期限限制,例如工业用地出让年限最高为50年,商业用地最高为40年,居住用地最高为70年。
3. 经营活动的限制不同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仅限自用,未经政府批准不得进行转让、出租、抵押、联营、联建等经营活动。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进行转让、出让、抵押等经营活动。
4. 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时的补偿不同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依法收回时将根据土地取得途径给予适当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