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主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法律知识

可以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主体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7-08

 
15449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是比较多的,而出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人或企业都能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那么可以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可以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主体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都可以依法取得土地的使用权。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均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土地开发、利用、经营。

第四条 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其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特点

?

(一)行政干预性强。

由 于划拨土地使用权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其转让须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后才可有效,审查的内容包括转让双方的情况及转让协议是否合法、转让后用途及土地使用权类型是否符合规划和国家供地政策、土地权属是否清楚等,其目的是保证国有土地收益不流失和防止划拨土地使用权流入市场对国有土地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冲击。

在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中行政管理机关虽然不是一方当事人,但十分重要,它不仅仅限于土地使用权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而还要进行之前的审查,只有存在它许可以后,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才可发生。

(二)不对称性。

由于划拨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特殊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权利在市场中的转让也必须受不定期的条件限制,划拨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流通的情况极少,只有两个同时符合使用划拨条件的主体之间才存在着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移。

在多数情况下是受让方不符合使用划拨土地的条件,转让过程中要通过补办手续,将划拨土地使用权变为出让土地使用权或上缴划拨土地的收益金。

(三)有偿性。

2008年2月13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首先明确了企业国有划拨土地权益,承认划拨土地使用权是一种财产权,这就为其流转提供了可靠的内部动力,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人长时间使用土地不可能对土地没有投入,况且用地者在取得划拨土地时也并非是“无偿”,也付出了补偿、安置等相关费用。

延伸阅读
  1. 土地投资入股最新政策
  2. 村民占用土地建住宅,需要办什么手续
  3. 土地使用证有年限吗,具体规定是什么
  4. 房屋土地使用取得方式有哪些
  5. 公司设立能全部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吗

土地利用热门知识

  1.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2. 履行期间
  3. 集体土地租赁协议书
  4. 土地使用权到期,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否存在
  5. 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6. 集体土地租赁最长期限是多长时间
  7. 转让土地使用手续审批程序是什么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