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5-11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厂房拆迁时,拆迁协议应由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订立。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双方应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达成一致。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第一项内容是明确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主体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应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指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指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
根据《拆迁条例》第二条及第三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情况下,适用该条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同时要保护文物古迹。
被拆迁房屋概况的明确与否将影响被拆迁人可得的补偿款是否合法合理。根据《拆迁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补偿款的金额应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因此,在拆迁协议中,首先需要明确被拆迁房屋的位置是否属于拆迁范围内,以及相关的补偿标准,包括区位补偿价等。此外,还需要明确房屋的建筑情况,包括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等。
根据《拆迁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拆迁补偿可以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的方式。在签订拆迁安置协议时,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应明确补偿的方式,即是采用"拆房补房"还是"拆房补钱"。对于补偿方式,拆迁人应提供拆迁安置补偿方案,被拆迁人可以选择采用哪种补偿方式。但如果拆迁租赁房屋及公益用房等法律法规有其他规定,则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执行,即使拆迁人经批准的拆迁安置补偿方案中包含其他方式,也不能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