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侵犯技术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司法认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13
本期导读:技术秘密主要是指凭借经验或技能产生的,在工业化生产中适用的技术情报、数据或知识,包括产品配方、工艺流程、技术秘诀、设计、图纸(含草图)、试验数据和记录、计算机程序等。技术秘密侵权案件时有发生,甚至影响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良好秩序,因此对商业秘密中技术秘密的保护确实十分必要。本文对侵犯技术秘密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梳理相关法律、案例、专家观点,供读者参阅。
技术秘密的认定及其法律保护
1.技术秘密的定义和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技术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应当具备秘密性、价值性和保密性三个要件。
2.技术秘密与经营秘密的区别
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在实用性与价值性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技术秘密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作出的涉及产品、工艺、材料等技术方案,包括专利、专利申请、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而经营秘密是指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经营信息,包括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
3.技术秘密的认定标准
判断某类信息是否属于技术秘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不为公众所知悉: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 具有实用性:该信息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改进技术。- 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权利人应当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如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等。
4.技术秘密的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侵犯技术秘密的行为是违法的。对于侵犯技术秘密的行为,权利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维权:- 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犯,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请求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如查封、扣押涉案物品。- 提起侵权行为的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向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行政处罚。
5.案例分析
- 案例一:四川省广汉市三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诉四川省环保建设开发总公司等侵害技术秘密案。该案中,原告的技术属于公知技术,不具备技术秘密的要件,故未构成侵犯技术秘密的行为。- 案例二: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陶瓷研究所诉金昌陶瓷辊棒厂非专利技术秘密侵权纠纷案。该案中,被告未经权利人同意使用其非专利技术秘密,构成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三:蒋敏翔等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侵害商业秘密纠纷上诉案。该案中,行为人披露、使用他人的技术信息图纸,侵犯了他人的技术秘密。综上所述,技术秘密的认定需要满足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要件。侵犯技术秘密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并给予权利人相应的赔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