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运人未听通知放货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2-24
承运人未按照托运单“听通知放货”的约定,在未收到托运人指示放货的情况下,直接将货物交付收货人,致使托运人无法顺利收取货款,承运人应向托运人赔偿货款损失。
案例分析:关于运输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及赔偿责任的问题
1. 运输合同关系的认定
根据本案情况,王某以“通运达”名义与**公司签订了托运单,属于匿名代理关系。根据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的规定,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时,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的身份,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在本案中,王某未能完成**公司委托的义务,因此在向**公司披露承运人为**公司后,**公司有权行使王某对**公司的权利。
2. **公司是否违约
判断**公司是否违约的关键在于对“听通知放货”的理解。**公司主张该内容系其公司内部要求。然而,根据合同法的一般原则,合同条款系对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约定,一般不指向合同外的人,该约定应是承运人的义务。同时,根据业界惯例,“听通知放货”是运输合同中的常见约定,**公司作为专业物流公司应当知晓该约定是指听托运人通知放货。此外,**公司员工陈某在派出所的笔录中也证实了**公司实际上知晓“听通知放货”是指听托运人通知放货。而**公司并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该短信来源于托运人。因此,**公司未经托运人指示自行放货,构成违约。
3. **公司是否应当赔偿**公司货款损失
运单上记载的“听通知放货”属于远程交易中的常见交易方式,**公司制定此约定是为了先收取货款,再放货给收货人,以保障交易安全性。**公司违反该约定必然会对**公司的货款安全产生直接影响。作为专业物流公司,**公司应该明知其违约行为可能给货主造成的风险和损失。由于**公司未经托运人通知自行放货,导致**公司未能收到周某的货款,因此**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可以根据**公司支出的货款,判令**公司赔偿**公司的货款损失,此判决有法律依据。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公司与**公司成立了运输合同关系,**公司在本案中违约,应当赔偿**公司的货款损失。这一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并能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