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2-27
商标转让纠纷是指涉及商标所有权转让的争议。根据不同情况,解决商标转让纠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如果纠纷是由企业内部问题引起的,属于民事法律纠纷范畴,当事人需要通过司法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商标转让申请正在商标局审查进程中,商标局会给当事人一定的时限来处理。当事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手续。
如果商标纠纷涉及法律权限问题,当事人只能通过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措施来暂时冻结商标转让后的权利实施,最终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
如果商标属于假冒、伪造等非法转让的问题,当事人需要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刑事鉴定,然后再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如果商标局做出“不予受理”、“不予核准”等行政决定引发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或行政诉讼等途径解决。
商标合同纠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 未按合同要求向受让人交付有关注册商标的证件资料;
(2) 转让的商标权因超过有效期限未申请续展而被国家商标局注销等原因导致无效;
(3) 未一并转让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近似商标,违反商标法规定;
(4) 在转让注册商标前已与第三人订立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经被许可人同意擅自转让;
(5) 未按商标法规定办理商标注册转让手续。
(1) 受让人不符合商标法规定的资格条件;
(2) 受让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条件向转让人支付注册商标转让价款;
(3) 受让人使用注册商标所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未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
(4) 未按商标法规定办理商标注册转让手续。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纠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 未经被许可人同意擅自转让注册商标给第三人;
(2) 未申请续展注册商标期限届满;
(3) 未在注册商标期限届满前申请注销商标,自动放弃商标专用权;
(4) 未按合同要求对被许可人的商品进行质量监督;
(5) 未按商标法规定向当地工商行政机关和国家商标局办理备案手续。
(1) 被许可人不符合商标法规定的资格条件;
(2) 被许可人未按合同约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注册商标,包括使用的期限、商品或服务种类、商品销售范围等;
(3) 被许可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条件向许可人支付注册商标使用费;
(4) 被许可人使用注册商标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或拒绝许可人对其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5) 被许可人未按商标法规定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国家商标局办理备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