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3-29
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然而,《民法典》(2021年1月生效)第680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如果借款合同没有约定支付利息,则视为没有利息。如果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的约定不明确,当事人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根据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视为没有利息。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将被废止。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因此,民间借贷的本金受到保护,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超出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只要借贷利率不超过正常水平,合法的借贷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高利贷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需要注意的是,超出部分只是失去了法律保护,如果借贷人自愿支付高额利息,并不违法。因此,放高利贷本身并不构成违法行为,但在发生纠纷时,缺乏法律保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利率将被视为高利贷行为。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明确指出,高利贷不仅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将受到严厉打击,可见其属于违法行为。
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高利贷的罪名,只是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然而,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触犯了刑法,相关人员将根据法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