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的诉讼主体是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的诉讼主体是谁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11-11

 
143616
不当得利是债的原因之一,如果他人非法占有自己的财产,自己是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如果他人不返还的,自己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相应的不当得利诉讼的。那么,不当得利的诉讼主体是谁?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不当得利的诉讼主体

不当得利的诉讼主体包括不当得利占有人和财产的所有权或者占有权人。

不当得利的起诉程序

起诉不当得利的一方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受理后,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并最终做出宣判。

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

1.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由于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仅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只有当现有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减少但未减少时,才能认定为受有利益。同时,如果一方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经损益抵销后仍有剩余的利益,也可视为受有利益。

2. 一方受有损失

仅仅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损失,不构成不当得利。另一方受到损失是不当得利成立的要件之一。如果一方获得利益,而另一方并未因此受到任何损失,即所谓的"利己而不损人",则不构成不当得利。损失包括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积极损失)和本应增加但未增加的财产利益(消极损失)。

3. 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所谓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是指另一方的损失是由一方获得利益所造成的。获得利益的原因事实不必与受到损失的原因事实相同。在返还利益时,如果利益小于损失,则以利益为准;如果利益大于损失,则以损失为准。超出损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将被收缴国库。

4. 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指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对于获得利益而言,并不要求取得权力或财产,也无需合法依据。即使相对人受有损失,只要取得利益有法律上的依据,也不构成不当得利。

延伸阅读
  1. 客户起诉平安银行不当得利案件报告
  2. 不当得利的证据有哪些
  3. 谈话录音可以证明不当得利吗
  4. 不当得利的证明责任分配
  5. 不当得利如何起诉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受托资产管理包括不良资产吗
  2. 银行不良资产能否追回
  3. 个人债务被起诉会连累配偶吗
  4. 国营企业倒闭债务怎么要回来
  5. 不良资产收购要注意什么
  6. 银行账户因电脑故障多出2万元是不当得利吗
  7. 个人债务纠纷算涉黑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