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12
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为夫妻财产约定制提供了物质基础。
2. 修改后的《婚姻法》对夫妻约定财产制进行了完善,为夫妻约定财产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3.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确立使得夫妻之间因借贷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成为现实。
夫妻之间的借贷关系是否有效呢?我们认为,如果不承认其有效性,就是否认了夫妻作为独立的民事权利主体的存在,使夫妻约定财产制丧失了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与夫妻法定财产制相比,夫妻约定财产制更加强调对夫妻一方私权的保护,而夫妻一方的私权(即个人所有权)的实现往往需要通过债权的实现来完成。正因为夫妻一方是独立的民事权利主体,夫妻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与民法理论中债权债务归同一主体而消灭的情况不同。因此,从贯彻夫妻约定财产制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确认夫妻之间的借贷关系是有效的。夫妻之间因借贷而产生的债权债务不是共同债权债务,也不会因为"主体合一"而消灭。
1. 夫妻之间的借贷纠纷与婚姻纠纷的特征及区别
根据《婚姻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与婚姻纠纷合并审理的包括子女抚养、共同财产分割和对外债务分担。法律将这三种纠纷纳入婚姻纠纷中一并处理,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法律特征,都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与婚姻关系具有不可分割性。婚姻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因婚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子女的出生、婚后夫妻财产共有以及债务共担都是基于这种关系而发生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子女由双方共同抚养,共同财产由双方共有,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偿还。一旦婚姻关系解除,这些依附于婚姻关系而发生的女子共同抚养、财产共同所有、债务共同分担的关系必然也要随之改变,它们不能独立于婚姻关系而存在。而夫妻之间的借贷纠纷完全符合一般借贷案件的法律特征,唯一不同的是它发生在夫妻这样一对较为特殊的主体之间。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将它与婚姻纠纷混为一谈并一并审理,使问题变得复杂化。事实上,夫妻之间的借贷关系与婚姻关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完全独立于婚姻关系而存在。
2. 夫妻之间的借贷纠纷与婚姻纠纷中财产分割在法律性质上的区别
夫妻之间的借贷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权利的性质属于债权。债权的处理是对债权的确认与保护,夫妻一方行使债权需要债务人的一定行为才能实现,它是相对权利,在诉讼中属于给付之诉。婚姻纠纷中涉及的财产分割是依附于婚姻关系而并案处理的,权利的性质属于所有权。所有权的处理是对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的确认与保护。一旦夫妻财产依法分割,任何一方都不能妨碍对方行使分得财产的权利,它是绝对权利,在诉讼中属于确认之诉。此外,夫妻之间的借贷纠纷与婚姻纠纷中财产分割处理的客体不同,借贷纠纷处理的客体是属于债权人一方所有的财产,而财产分割处理的客体是夫妻共同财产。
3. 夫妻之间的借贷纠纷与婚姻纠纷并案审理对审判实务的影响
首先,婚姻纠纷的首要解决问题是双方当事人因婚姻而存有的人身关系,以及与人身关系有必然联系的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纠纷,双方在法律地位上是夫妻。而夫妻之间的借贷纠纷是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双方在法律地位上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因此,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纠纷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在诉讼中应当作为独立的案由进行审理,无法合并审理。
其次,债权债务纠纷的起诉是以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为条件,而婚姻纠纷的起诉则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为条件。当婚姻案件诉至法院时,作为债权人的一方所享有的债权尚未到期,又怎能合并审理呢?
再次,合并审理势必导致两个不同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相互牵制,使债权债务关系极易受到婚姻关系的影响,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